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93865
2025年09月04日
《幼学琼林》在书店翻过两遍。很多人讨论它的蒙学价值,我的注意力却放在它的实用性上。这本书用最简练的语言讲最基础的事理,句式工整但不过分雕琢。古人写书注重实用,现代人读书却常追求形式。程登吉编撰时没有刻意追求文采,反而让内容更经得起推敲。这种朴实的编写方式值得现在的教材编者思考。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著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列有《言子》三卷。陈振孙与王邑宰为同时人,悉其事,故载之于书。考王公爚所次《言子》三卷,书已失传,惟元代大德间赵孟顺书《卢侯生祠碑记》有“言子废集,卢公重加侵梓”之语,碑在县儒学。明邑宰耿公与侯氏辑注《言子文学录》一卷,耿邑宰所注《言子文学录》,全文悉备,其书采选《鲁论》、《礼记》、《家语》诠次之,文与原书次第不侔。考当日惟视语义,各从其类。如《论语》先载子游问孝章,而《文学录》首辑“文学子游”四字,余皆类是。顾于诸书,犹有挂漏。不揣彅劣,重为讨辑之,仍昔名曰《言子文学录》。耿公原书所有者并注,录之加注“侯氏辑”、“耿氏注”等字,不敢没古人之用心,其先后亦仍之。今所增入者,添注“今增”二字。略仿宋王邑宰分辑三卷之意:第一卷文学上,凡言学问政事入之;第二卷文学中,言丧礼者入之;第三卷文学下,言杂礼者入之。共成三卷,略存旧体。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著
儒学类著作。亦称《扬子法言》西汉扬雄撰。十三卷。《汉书·扬雄传赞》云:雄“好古而乐道,其志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故作《法言》。”《法言》摹拟《论语》,分为《学行》、《吾子》、《修身》、《问道》、《问神》等十三目,书末有《法言序》。全书内容以儒家传统思想为中心。认为“说天者莫辨乎《易》,说事者莫辨乎《书》,说体者莫辨乎《礼》,说志者莫辨乎《诗》,说理者莫辨乎《春秋》”(《法言·寡见》)。主张“书非经,非书也;言非经,非言也;言书不经,多多赘矣”(《法言·问神》)。提出“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槌提(排斥)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法言·问道》)。该书通行本有晋李轨注和北宋司马光集注本二种。《四库全书》收录。
菜根谭
知书房
菜根谭
洪应明 著
《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开出的处世之方偏重心态和人事,悟虚妄真实之理,指出贫富、尊卑、穷达因为心念使善恶、祸福相互转换,告诫世人及时转念,戒贪少欲,取中庸之道。著作前后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反映出了不同的阅历和境界。
精选书评
知书客273121
"幼学渊源统绪长,琼林玉树尽琳琅",这部汇集古人智慧的蒙学经典,在字字珠玑间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天文地理、人事典章的巧妙编排,《幼学琼林》构筑起一个气象万千的知识殿堂,其骈俪的文辞如璎珞相衔,典故的铺陈似星汉灿烂。这部承载着数百年教育智慧的百科全书,在朗朗上口的韵律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作滋养童蒙的甘霖。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知书客547131
翻看《幼学琼林》,感觉像在嚼一块发霉的饼干。这本书打着启蒙的旗号,塞满了封建糟粕。它教孩子背"君臣父子",却不教独立思考。那些所谓的典故,现在看就是给古人洗脑的玩意儿。最可笑的是,有人还把它当宝贝。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科学精神,不是这种磕头作揖的老黄历。这种书早该扔进历史的垃圾桶,根本配不上今天的教育。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知书客967413
这是一本记载千年前的辩论赛,双方都引经据典,阐述自己对时务的见解和建议,现在读来仍感当时人的务实、踏实、责任。有人说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一家独大,但这场论辩中的儒法之争又何偿不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其他思想流派的包容呢?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