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73121
2025年06月28日
"幼学渊源统绪长,琼林玉树尽琳琅",这部汇集古人智慧的蒙学经典,在字字珠玑间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天文地理、人事典章的巧妙编排,《幼学琼林》构筑起一个气象万千的知识殿堂,其骈俪的文辞如璎珞相衔,典故的铺陈似星汉灿烂。这部承载着数百年教育智慧的百科全书,在朗朗上口的韵律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作滋养童蒙的甘霖。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名贤集
知书房
名贤集
佚名 著
《名贤集》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具体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是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它汇集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有些还渗透了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句。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著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著
南朝齐梁时无神论思想家范缜的论战之著。范缜(约450~510)字子真,河南人。出身寒微,性情率直,“好危言高论”,不畏权势。齐梁两朝,先后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早年,曾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发表反对佛教因果报应的言论,退而著《神灭论》。其基本论点是“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此推论,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乃是“质”和“用”的关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正如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一样,刀刃没有了,锋利也就谈不上了。作者还对佛教加以指责,认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南北朝期间佛教盛行,南朝皇帝和世家豪族大都奉佛。寺院林立,僧徒云集,迷信成风,误国害民。《神灭论》一出,“朝野喧哗”。萧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又派人以高官相诱,范缜则断然表示决不“卖论取官”。后来梁武帝萧衍奉佛教为国教,又组织64人发表75篇文章对《神灭论》进行再次围攻,还亲自写了《敕答臣下神灭论》,指责其“妄作异端”、“违经背亲”,并以命令语气说:“言语可息(不要再坚持了)!”但范缜仍然“辩摧众口”,不为所屈。结果,被流放岭南。《神灭论》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和无神论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精选书评
知书客547131
翻看《幼学琼林》,感觉像在嚼一块发霉的饼干。这本书打着启蒙的旗号,塞满了封建糟粕。它教孩子背"君臣父子",却不教独立思考。那些所谓的典故,现在看就是给古人洗脑的玩意儿。最可笑的是,有人还把它当宝贝。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科学精神,不是这种磕头作揖的老黄历。这种书早该扔进历史的垃圾桶,根本配不上今天的教育。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知书客593865
《幼学琼林》在书店翻过两遍。很多人讨论它的蒙学价值,我的注意力却放在它的实用性上。这本书用最简练的语言讲最基础的事理,句式工整但不过分雕琢。古人写书注重实用,现代人读书却常追求形式。程登吉编撰时没有刻意追求文采,反而让内容更经得起推敲。这种朴实的编写方式值得现在的教材编者思考。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知书客554046
人生宝典,处世真言。读一遍醍醐灌顶,读十遍茅塞顿开。少年时该读,中年时更该读。得意时要看,失意时必须看。聪明人能学会,老实人也能学会。做官的人要读,百姓更要读。比送礼有用,比求人实在。字字都像金子,句句都是道理。读了就明白,懂了就能用。做人做事,全在里面了。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