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
刘安

淮南子

刘安  

《淮南子》原名《鸿烈》,又称作《淮南鸿烈》、《淮南内篇》、《淮南王书》、《刘安子》,作者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幕下的士人,成书于公元前139年以前,书名“鸿烈”,意思是大而明亮。《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对政治、哲理、天文、地理、自然、养生、军事都有所论述,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而以道家老庄为主,采纳儒家和阴阳家的观点,修正先秦道家的无为政治理论,发挥天人感应之说,是汉初各派学术思想的总汇,被视为诸子百家中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运用辞赋的笔法,文字浪漫诡奇,站在诸侯王的立场,反对汉朝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政策;书中所述自然论和宇宙生成论理性清晰,为后人信服,对后世道教和理学都有所影响。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5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945119
淮南子空谈玄理,不及实际半分。
2025年07月2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03624
"夫言出于口者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可禁于远 ——《淮南子·人间训》"
2025年07月2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12723
在书架上翻到《淮南子》,读了几篇就放下了。这本书号称包罗万象,但内容杂乱无章,像一锅大杂烩。刘安想讲道家思想,又掺进儒家学说,最后什么都没说清楚。有些观点前后矛盾,读起来很费劲。最可笑的是,他一个诸侯王谈治国之道,却连自己的封地都治理不好,最后谋反失败自杀。这样的书能流传下来,大概是因为古人写书不容易。与其读《淮南子》,不如直接读《老子》《庄子》来得明白。
2025年07月19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41688
有人从《淮南子》里看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人读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智慧。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它像一部百科全书,既有高深的理论,也有实用的生活建议。书中观点很杂,有些内容现在看来不太科学,但它的思想价值仍然很大。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局限,也要重视它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这本书告诉我们,古人的智慧需要批判地继承,而不是全盘接受或否定。
2025年07月19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64276
不知不觉间,啃古书的瘾头已经持续了三年有余。从最开始的《论语》《孟子》这类相对平易的入门典籍,到后来挑战《庄子》《韩非子》这样的硬骨头,我的古文阅读能力就像老树盘根,在一次次与艰涩文字的搏斗中愈发扎实。但当我从图书馆借回那本泛黄的《淮南子》时,还是被这部西汉巨著的体量惊到了——足足六百多页的竖排繁体,让我的手指不自觉地抖了抖。 说来有趣,这部成书于汉武帝时期的鸿篇巨制,背后站着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王爷——淮南王刘安。这位汉高祖之孙不仅是个政治人物,更是个狂热的学术发烧友。他效仿战国四公子的做派,广招门客数千人,在淮南国搞起了当时最豪华的学术沙龙。想想看,在竹简书写的年代,能组织编纂出这样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其气魄与野心确实令人叹服。我常边读边想象:那些来自各地的学者们,在淮南王府的庭院里激烈辩论,将诸子百家的精华熔于一炉的场景,该是何等壮观。 翻开《淮南子》,扑面而来的首先是它那海纳百川的气象。与《吕氏春秋》相似,这部书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思想脉络更为清晰。二十一篇的架构中,既有探讨宇宙本源的《原道训》,也有讲述治国之道的《主术训》,甚至还有专门研究兵法的《兵略训》。最让我惊讶的是其中《天文训》对星象的精确记载,以及《地形训》对山川地理的系统描述——这些内容放在两千年前,简直就是当时的"自然科学大发现"。虽然以现代眼光看,某些观点难免有局限性,但那种试图用理性探索世界的态度,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与艰深内容形成有趣反差的是,《淮南子》的文风反而比想象中平易近人。刘安团队显然深谙"深入浅出"的写作之道,常常用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来阐释哲理。读到《人间训》里"塞翁失马"的寓言时,我忍不住会心一笑——这个被后世反复引用的经典故事,原来最早竟是出自此处。更妙的是书中那些充满诗意的比喻,比如用"浑沌如鸡子"来形容宇宙初开的状态,让人在理解抽象概念时突然有了具象的抓手。 不过要说最打动我的,还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求知热情。在《修务训》篇中,作者直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种对探索的渴望简直要破纸而出。我常常在深夜台灯下掩卷沉思:连两千年前的古人都有如此旺盛的求知欲,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停止学习呢?特别是读到刘安后来因谋反罪名被迫自杀的结局时,更觉唏嘘——或许正是这种对知识近乎偏执的追求,让他在政治上显得太过天真。 作为杂家代表作,《淮南子》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大杂烩"特质。道家的自然观、儒家的伦理观、法家的治国术,甚至阴阳五行学说,都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这种不拘一格的学术气度,在今天这个强调跨学科融合的时代,反而显得格外前卫。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和而不同"的论述,那种尊重差异、追求和谐的思想,放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啃完最后一页时,窗外的梧桐叶正沙沙作响。六百多页的阅读马拉松,让我对古文产生了新的理解——那些看似佶屈聱牙的字句,其实都是古人用生命凝结的智慧结晶。《淮南子》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考方式:既要像道家那样仰望星空,也要像儒家那样脚踏实地;既要保持法家的清醒理性,也要怀有墨家的济世情怀。这种全方位的思维训练,或许才是经典阅读带给现代人最珍贵的礼物。 合上书页,指腹还残留着纸张的粗糙触感。突然想起书中那句"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顿时觉得这一个多月的夜读时光都镀上了金边。在这个短视频当道的时代,能静下心来与两千年前的智者对话,何尝不是一种奢侈的幸福?《淮南子》就像一扇任意门,让我得以穿越时空,触摸到那个思想迸发的伟大时代。而这样的阅读体验,值得用一辈子去慢慢品味。
2025年07月18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