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虎通义
知书房
白虎通义
班固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2
发表书评
"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说来有点不好意思,直到三十岁这年我才第一次认真读完班固的《白虎通义》。说实话,这本书比我想象中要有意思得多。以前总觉得这种古代经典很难读,现在才发现其实很多道理讲得很清楚。
这本书最让我佩服的是它把儒家思想整理得特别系统。比如关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这些内容,班固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说法,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解释。他会先提出问题,再引用各种经典来回答,最后给出结论。这种写法让道理变得很好懂。
书里关于教育的内容对我启发很大。班固说学习不是为了当官发财,而是为了修身养性。这个观点放在今天也很有道理。他还详细讲了该怎么学习,比如要循序渐进,要先学基础再学难的。这些方法我现在工作都用得上。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对"礼"的解释。班固不是说礼就是繁文缛节,而是说礼能让人懂得分寸,知道怎么做人。比如他说君臣之间、父子之间都要守礼,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实在。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古人思考问题的方式。班固写书不是为了炫耀学问,而是真的想解决问题。他会把不同说法列出来比较,然后找出最合理的解释。这种态度很值得学习。
书里有些话现在看可能过时了,但更多内容至今仍有价值。比如关于做事要有恒心、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放在什么时候都不会错。我甚至觉得,如果现在的人能照着书里说的去做,很多烦恼可能就不会有了。
别看了,内容太无聊。
班固的《白虎通义》里反复提到"天"这个概念。"天者何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这是书里对天的定义。这种说法让人疑惑,因为班固把天说成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这种解释真的合理吗?书里还说"王者父天母地",这种把统治者和天地直接挂钩的说法,现在看来更像是给皇权找借口。
书中用了很多"阴阳""五行"的说法来解释世界。比如"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这些理论看起来很系统,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用五种元素来解释一切,是不是太简单了?这种思维方式现在看来更像是强行给复杂的世界套上一个简单的框架。
最让人不解的是书中对"三纲五常"的论述。"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这种等级森严的规定,真的符合人性吗?把人际关系固定成这种模式,是不是太死板了?这些说法现在看来更像是为了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
书里还提到"礼乐"的重要性。"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这种把礼乐和天地联系起来的说法,听起来很玄妙,但仔细想想,这不过是为当时的教化服务罢了。
翻阅《白虎通义》,常被其宏大的体系所震撼。班固以白虎观论辩为基,将经学与政治伦理熔于一炉,表面上是对"五经异同"的裁定,实则暗含汉代统治者构建意识形态的深意。今人多关注其作为经学法典的权威性,我却更叹服其将天人感应学说系统化的努力——这种将哲学思考转化为政治实践的能力,恰是汉代儒生最精妙的智慧。君权神授的理论虽为后世诟病,但在当时却是极具创造性的政治设计。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