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当姚最在六朝绮靡的文风中提笔续写谢赫《画品》时,或许并未料到这部薄薄的画论会成为后世叩击艺术本质的密钥。这部诞生于南朝文艺自觉年代的品鉴著作,以"心师造化"四字道破了千年来艺术创造的核心密码——不是对物象的奴隶式摹写,而是将天地灵气内化为胸中丘壑的升华过程。书中对张僧繇"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赞叹,恰似现代速写捕捉神韵的先锋实验;评陆探微"穷理尽性,事绝言象"的判语,暗合着当代抽象表现主义的精神追求。 当我们在故宫《洛神赋图》前驻足,在敦煌飞天壁画下仰望,突然读懂姚最所言"立万象于胸怀"的深意:真正的艺术传承从不在博物馆玻璃柜里凝固,而是活在每个创作者与自然对话的瞬间。那些被艺术史简化为年代数字的画家,实则是用笔墨解构视觉与心灵的通路。姚最用最精炼的骈文告诉我们:在图像泛滥的今天,最古老的画论依然指引着我们辨认什么是穿透时光的杰作——那必是既刻录着万物形貌,又跃动着生命律动的双重奇迹。
续画品
续画品
续画品
姚最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