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木兰诗
【南北朝】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凉州词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筵上夜光杯中盛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能返回家乡?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像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战场上的血迹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 一作:不斩)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出门看 一作:出看门)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凶恶,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老翁一个人告别。

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燕歌行·并序
【唐代】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一首《燕歌行》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戍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汉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男儿本来就看重驰骋沙场,杀敌打仗,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擂响金鼓,军队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舒展飘扬在碣石山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校尉飞奔过浩瀚沙海,紧急传递文书,匈奴单于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已照到我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的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地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身受朝廷恩宠厚遇的主将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飖 一作:飘摇;无所 一作:更何)

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更遥远的边陲更加荒凉不毛。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从早到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血 一作:雪)

战士们互相对望,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